和合承德网讯(吴亚平、杨汝才)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兴隆县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深入实施扶贫脱贫“七项工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斩“穷根”。全面落实学前教育至大学教育扶贫保障政策,专门安排教育救助金100万元,对落实保障政策后仍有困难的1088名学生进行临时救助,累计发放教育资助资金5466万元,资助学生83827人次,实现了教育贫困资助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零辍学。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防“未病”。全面落实医保政策,该县财政累计代缴医保金3321.6万元,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惠及178856人次贫困群众。持续提升医保能力,每年安排资金1000万元,强化商业医疗补充保险“第四重保障”,创新推行“前端预防抓体检,后端保障抓保险”综合保障机制,全面开展农村居民健康体检,主动上门开展慢性病患者和残疾人鉴定服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100%。
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助“安居”。按照贫困户必改全改、边缘户应改尽改的原则,全覆盖开展农村房屋安全等级排查鉴定,深入实施危房改造,该县累计投入危改资金2.51亿元,实施危改工程21359户,其中2014年以来共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3767户,拨付补助资金2640.9万元。
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解“民需”。该县采取集中供水与分散供水相结合方式,累计投资2796.5万元,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涉及20个乡镇9405户、30323人,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五保户和防贫监测户2889户7816人。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挪“穷窝”。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4.5亿元,共启动2078户、6627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其中建设集中安置小区(点)23个,安置1025户、3387人;采取自建房屋、自行购房和投亲靠友等方式,分散安置1053户、3240人,2018年已实现全部入住。
推进基础设施工程惠民生。农村公路方面,大力实施通村公路和村内主街道硬化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0.8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558公里、桥梁81座,88个贫困村实现道路全部硬化,通行能力显著提升。农村用电方面,扎实推进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累计架设高压线路305.79公里,全县289个村全部具备通动力电条件,充分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落实政策兜底保障工程守底线。严格落实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通过低保、医疗救助等方式,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全县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4800元,月人均补差提高至245元,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43亿元,低保率达5.3%;累计发放特困供养资金8280万元、医疗救助资金5829.9万元,全县困难群体全部得到及时有效保障。
和合承德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承德日报”、“来源:承德晚报”、“来源:和合承德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承德日报社和和合承德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和合承德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承德日报”、“来源:承德晚报”、“来源:和合承德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的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和合承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