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实施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7项,市级项目20项,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110人
和合承德网讯(记者孙丰,通讯员张哲)今年以来,我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引领支撑作用,通过实施科技帮扶项目、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开展科技培训、组织科技下乡活动等措施,有力增强脱贫增收“造血”功能,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目前,全市已实施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7项,获得资金支持695万元;市级项目20项,获得资金支持215万元;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110人;开展科技培训180场次,培训农民10022人。
制定科技扶贫人才激励政策。出台《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具体措施》,实施“互联网+科技特派员”行动,组织科技特派员与帮扶地以视频互动、远程诊断、在线答疑等方式,及时在线咨询农业关键技术问题和技术需求难题,为贫困地区春耕生产和脱贫攻坚提供技术指导、信息共享等科技服务。
发挥农业科技园区辐射带动作用。围绕培育县域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探索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推进创业式扶贫开发。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11个、省级以上涉农院士工作站10个、产业技术研究院5个、技术创新中心17个,省级以上星创天地41家、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74家,市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个。
建立科技人才下基层机制。瞄准7个贫困县(市)特色产业的科技需求和发展短板,通过项目优先、资金优先等措施,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基层服务创业,开展技术培训,全市已组建农业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队29个、乡镇科技服务站245个,选派科技特派员110人,实现了72个深度贫困村全覆盖。
实施科技示范工程。重点实施贫困山区“一县一业一团队一基地”科技示范工程,其中“平泉市抗寒苹果产业科技示范基地”省级项目,组建了以省农林科学院徐国良研究员为首席专家的贫困山区特色产业创新团队,建立300亩的县域科技创新示范基地1个,充分发挥了山区科技创新团队与科技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支撑山区特色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加强农业科技技能培训。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和形式多样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围绕农业主导产业,2020年,已举办各类培训180场,培训农民10022人次,使参训农民每人至少掌握了一项先进农业技术。
和合承德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承德日报”、“来源:承德晚报”、“来源:和合承德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承德日报社和和合承德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和合承德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承德日报”、“来源:承德晚报”、“来源:和合承德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的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和合承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