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和创业服务机构28个,引进“高精尖缺”人才218名,转化先进技术成果30余项
和合承德网讯(记者孙丰,通讯员许秀芬)近年来,平泉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有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聚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强化领导,机制推动。该市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并将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各项考核指标纳入各乡(镇、街道办)及相关部门的年度综合考核体系,与经济工作指标同下达、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强化保障,政策驱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机制。良好的政策环境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带动企业科技投入1.4亿元。同时,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全市拥有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10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
强化基础,平台促动。积极推进“1+8+1”创新创业科技服务平台高质量运行,即建成了省级果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家、省级以上“星创天地”8家(国家级2家)和省级众创空间1家。着力推进“2347”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即建成了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3家、院士工作站4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7家。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和创业服务机构28个,覆盖食用菌、林果、活性炭等特色主导产业,以及酿酒、氟化工、电子零部件及其他加工设备等产业。
强化合作,人才带动。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省内外23所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院士工作站、院士专家(平泉)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中心,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目前,引进“高精尖缺”人才218名,转化先进技术成果30余项。同时,全市选派科技特派员96名,形成了市、乡(镇)、村(社区)三级科技特派员服务网络。
和合承德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承德日报”、“来源:承德晚报”、“来源:和合承德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承德日报社和和合承德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和合承德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承德日报”、“来源:承德晚报”、“来源:和合承德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的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和合承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