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众呼声传上去把利民措施落下来
和合承德网讯(记者张丽莉,通讯员刘晓宝)为持续深化乡村治理,隆化县以山湾乡为试点,积极探索“五治融合”新路子,创新实施了“和谐十二家”网格化互助治理模式,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力促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
据了解,隆化县以“政治引领、地域相邻、规模适度、方便管理”为原则,每个村以“1+1+12”即“1户网格指导员(村组干部或骨干党员)+1户网格管家(村民代表或乡贤能人)+12户基本农户”的模式构建“和谐十二家”基础互助网格。围绕传递党的声音、收集社情民意、排查矛盾隐患、巡查社会治安、宣传政策法规等工作,强化政治服务作用,努力“把群众呼声传上去,把利民措施落下来”。同时,完善纵向联接体系,实现一级网格有党委、二级网格有支部、三级网格有党小组的党组织全覆盖。山湾乡11个行政村共设置基层互助治理网格187个,对全乡3552户农户实现了全覆盖,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种的小米都是高于市场价格收购,足不出村就能就业致富,生活真是越过越舒坦。”在南沟村栗谷源种养专业合作社,谈起如今的小日子村民王喜笑逐颜开。山湾乡创强农民合作社,实行“民办、民营、民受益”,坚持群众自愿、互助合作,防止大户控制。依托合作社平台,通过完善农业科技和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共享项目推荐、信息传递、技术引进、生产销售等各类服务。在推进“和谐十二家”网格化互助治理模式过程中,山湾乡创建道德文化促进会,激活“五治融合”内驱力;创优说理委员会,当好“五治融合”微管家;创强农民合作社,厚植“五治融合”新优势;创设村级综治中心,打造“五治融合”新引擎。这些村民自治组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农户互帮互助、互学互敬,有效促进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形成,有效深化了乡村治理,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和合承德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承德日报”、“来源:承德晚报”、“来源:和合承德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承德日报社和和合承德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和合承德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承德日报”、“来源:承德晚报”、“来源:和合承德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的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和合承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