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桐)三部舞蹈大片日前在上海影城首映。他们的编创者分别是芭蕾舞者翁耀昇、现代舞者段婧婷、旅沪乌克兰籍舞者Julie S。在这些影像中可以看到上海历史博物馆、杨浦滨江·绿之丘、中华艺术宫等上海城市地标。室内与户外,阶梯之上、广场之中,城市处处皆可起舞。
这些影像作品都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艺术教育特别活动“舞极限”学生舞蹈实践的成果。艺术家们与23所学校和单位90多名师生共同参与,作品编创、教学、录制历时半年。线上线下结合,为舞蹈艺术教育提供了创新样本。
乌克兰舞者Julie S的作品以“共融”为主题,是三个作品中最具中国风的。在中华艺术宫门前,小舞者们仿佛从古代穿越而来,作品还融入了太极和中国舞。Julie S说:“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给我极大的创作空间。”5年前,她对上海一见钟情,目前定居在这里,在一家艺术机构教孩子跳舞。“我希望能更深入地探索中国文化。”
翁耀昇是德国斯图加特芭蕾团首位中国演员,也是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外聘专家。他的作品关键词是“共生”,特邀了美国辛辛那提芭蕾舞团主要演员刘思睿、荷兰国家芭蕾舞团演员白鼎恺共同参与。“我们生活的地域不同,但我们都在舞蹈,都和城市、自然共生。”
段婧婷是D.Lab舞蹈工作室创始人,以“共通”为关键词,她和学生在杨浦滨江·绿之丘跳舞。巨大的旋转楼梯、层层叠叠的露台和树木形成独一无二的舞台,舞蹈仿佛在和建筑对话。
三组舞蹈影像还将于年底在上海大剧院等场所展映,同时在视频网站播出。“舞极限”收官的同时,艺术节另一艺术教育品牌“学生观剧(展)团”也以“打造未来的艺术节”为主题举行特别活动,探索未来演艺市场生态下各类演出共融共生的无限可能。
和合承德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承德日报”、“来源:承德晚报”、“来源:和合承德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承德日报社和和合承德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和合承德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承德日报”、“来源:承德晚报”、“来源:和合承德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的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和合承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