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西恭城:一碗油茶的非遗体验
-
新华社南宁9月19日电(记者黄庆刚、杨驰)“一杯苦、二杯涩、三杯四杯好油茶。恭城油茶喷喷香,一天回来喝三碗,又有茶叶又有姜……”身穿传统瑶族服饰的卢中兰手拿木槌在铁锅里捶打茶叶,一...
发布于:2020-09-21 09:42
- 钟连盛——择一事终一生
-
钟连盛在检查制作完成的景泰蓝作品(9月15日摄)。“择一事终一生”是钟连盛的人生座右铭,1962年生于北京的钟连盛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市特级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国...
发布于:2020-09-21 09:41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里学非遗
-
9月17日,在廊坊市安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安次区第什里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赵艳强在指导小朋友制作风筝。近年来,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融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
发布于:2020-09-21 09:40
- 莫言:两块砖墨讯专题
-
2019年11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与北京舒同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王振共同推出以弘扬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为宗旨的公众号“两块砖墨讯”。“两块砖墨讯”问世以来,广受各界好评。新华文化...
发布于:2020-09-21 09:40
- 故宫的6年与600年
-
胡一峰原标题:故宫的6年与600年今年是紫禁城建城600周年。这座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恢弘宫殿,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宫殿营造思想的集中体...
发布于:2020-09-18 09:45
- 黄河流域舞台艺术展演展播活动开幕 9省区精品剧目上演
-
大型交响音乐会《黄河入海》演出现场。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人民网北京9月17日电(刘颖颖)9月16日晚,随着大型交响音乐会《黄河入海》的曲目在山东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奏响,由文化和旅...
发布于:2020-09-18 09:42
- 让更多人认识音乐之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
-
对话人:李云迪(钢琴演奏家)张珊珊(本报记者) 核心阅读 艺术家应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并知晓如何把它展现给观众。只有真正明白自己要追求什么,才知道要给观众带来什...
发布于:2020-09-18 09:40
-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里学非遗
-
9月17日,在廊坊市安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安次区第什里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赵艳强在指导小朋友制作风筝。近年来,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融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
发布于:2020-09-18 09:39
- 回望5300年!——“河洛古国”文明溯源
-
这是2019年8月27日在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拍摄的双槐树遗址(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新华社郑州9月17日电 题:回望5300年!——“河洛古国”文明溯源 新华...
发布于:2020-09-18 09:37
- 邵阳布袋戏:一个人的舞台剧
-
新华社长沙9月16日电 题:邵阳布袋戏:一个人的舞台剧 新华社记者席敏、刘芳洲 身着艳丽服装的木偶随着他手势摆动,带着浓重地方口音的唱腔讲述着精彩的故事,口中的“叫子”,间或吹...
发布于:2020-09-17 10:33
- 遥看王朝背影:繁华,并未雨打风吹尽
-
这是北宋皇陵内的石像生(2015年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新华社郑州9月15日电 题:遥看王朝背影:繁华,并未雨打风吹尽 新华社记者王丁、桂娟、双瑞 如果不是...
发布于:2020-09-17 10:32
- 千年窑火:生生不“熄”,炼铸永恒之美
-
在河南省巩义市站街镇小黄冶村的工作室里,游光明在施釉(6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新华社郑州9月16日电 题:千年窑火:生生不“熄”,炼铸永恒之美 新华社记者王丁...
发布于:2020-09-17 10:31
- “民间博物馆”:感受新疆老乡奔小康
-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16日电 题:“民间博物馆”:感受新疆老乡奔小康 新华社记者张钟凯、张晓龙 日前,记者走进吾加布拉·艾合买提的家。 他的家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吾...
发布于:2020-09-17 10:30
-
- “葫芦爷爷”的葫芦世界
-
9月16日,刘振在家中进行创作。71岁的刘振居住在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塘山镇高新社区,因为常年使用葫芦进行创作,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葫芦爷爷“。2004年,刘振在一次意外中脊柱...
发布于:2020-09-17 10:30
- 趣话文化史:朝夕相伴,你了解卫生纸吗?
-
卫生纸是“最必需的必需品”,人们每天都要使用它,卫生纸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和公共卫生状况,下面我们就看看卫生纸的前世今生是怎样的? 古时拭秽物五花八门 在古代,擦屁股的...
发布于:2020-09-16 10:07
-
- 西安:学童“开笔破蒙” 体验传统文化
-
9月13日,小朋友向家长行礼。当日,一场汉服“开笔礼”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举行,多名孩童着汉服,行汉礼,通过“朱砂开智”“启蒙描红”等环节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发布于:2020-09-16 10:06
- 失而复返的太庙重藏——清顺治帝玉册传奇
-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题:失而复返的太庙重藏——清顺治帝玉册传奇 新华社记者翟翔 近300年后,这本玉册完好无缺,静静安放在故宫博物院。它由十片长28.1厘米、宽12.9厘米...
发布于:2020-09-16 09:59
- 坎坷终不损斯文——先秦石鼓传奇
-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 题:坎坷终不损斯文——先秦石鼓传奇 新华社记者杰文津、施雨岑、翟翔 它让唐代文豪韩愈自惭“才薄”,它备受宋徽宗宠爱,它被康有为称作“先秦第一古物”,它的...
发布于:2020-09-16 09:56
- 影视助力“非遗”出圈
-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越来越重视,“非遗”逐渐成为影视作品的创作富矿。在影视剧中植入“非遗”元素,让其为影视的内容、剧情、服化道而添彩的电视剧越来越多...
发布于:2020-09-16 09:56
- 音乐剧盼筑新生态圈
-
邵一言 图片从上到下:《我的遗愿清单》《狮子王》《妈妈咪呀!》。来源于网络 音乐剧这一“异乡来客,”在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潮中,已经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商业演出形式。国内专...
发布于:2020-09-15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