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来到武警漳州支队,拉开了传承保护中心“八一”慰问演出暨非遗进军营活动的序幕,在之后的10天里,传承保护中心将奔赴武警漳州市各中队开展“八一”慰问演出,为驻漳武警部队官兵送去丰盛的“文化大餐”,让广大武警官兵领略非遗文化的巨大魅力。
漳州布袋木偶戏历史悠久,其源于晋,成型于唐宋,兴于明。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就流传到东南亚各国和台湾地区等,布袋木偶戏表演细腻,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既能够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至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具有高超技艺,精美造型和独特风格的木偶剧种。2006年漳州市布袋木偶戏和漳州木偶头雕刻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慰问演出现场,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为武警官兵带来精彩的木偶戏表演。简单的舞台、活灵活现的道具、栩栩如生的木偶造型,在工作人员神奇的手指操纵下,梁山好汉形象的木偶人物在武打、短打戏中动作轻快灵活,惟妙惟肖地展示了角色的内在和外形;故事里编入了“耍盘”“舞狮”等绝技表演,战士们看得津津有味,现场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的演员还邀请武警官兵同台展才艺,充分体现了军民融合一家亲、文化交流促发展。战士们观看完木偶表演后,对木偶这一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次非遗文化(木偶戏)进军营,让广大武警官兵充分了解了木偶非遗文化的历史和魅力,传播了漳州市优秀的非遗资源,传递中华民族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和合承德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承德日报”、“来源:承德晚报”、“来源:和合承德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承德日报社和和合承德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和合承德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承德日报”、“来源:承德晚报”、“来源:和合承德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的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和合承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