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音歌剧院歌剧厅内景。新华社发
新华社上海8月7日电(许晓青、王婧媛)拥有多项全球先进“智能剧场”技术的上音歌剧院7日在上海首次揭开面纱。
诞生于1927年的上海音乐学院,是中国近现代音乐专业高等教育的发祥地。近年来,上海提出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目标,位于上海市淮海中路汾阳路口的上海音乐学院获得市政府支持,新建一座歌剧院,以承担大型歌剧、芭蕾舞、民族舞、交响乐等多种舞台表演艺术形式的教学、排练和演出。
上音歌剧院总建筑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是一座地上5层、地下3层的音乐建筑综合体,拥有1个1200座的歌剧厅,另设1个学术报告厅和4个专业排演厅,服务于歌剧、管弦乐、合唱和民族音乐等的日常排练。
歌剧院最大亮点是已具备了“智能化”的雏形,在最重要的池座低区和高区,每个座椅背后安装有如电子书大小的彩色互动显示屏。待正式投入使用时,显示屏不仅可提供剧目和演员介绍,更可根据观众需求切换显示不同语言文字的字幕,字幕服务包括汉语、英语、日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德语等。这一技术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国际级歌剧院同步。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这座歌剧院舞台机械、灯光、音响的设计、建造和集成,将柔性控制技术应用于舞台设备控制,为舞美效果的变化和组合提供更多可能,也为导演和艺术家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说,这座现代化歌剧院诞生后,将围绕“上音主体、歌剧特色、学术高地、市场运营”开展各项工作,歌剧院将充分整合上海音乐学院优质资源,推动文教融合,引进国内外优秀剧目,孵化更多原创作品,积极普及和推广各舞台艺术门类。
据了解,随着5G条件下相关应用的逐步落地,在“智能剧场”运营方面,上音歌剧院还拟采用人脸识别、智能停车等服务。
有望于下月对公众开放的上音歌剧院,不仅将承担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沪上部分重大演出,还将于10月迎来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经典剧目的交流演出。
这是上音歌剧院外景。8月7日,拥有多项全球先进“智能剧场”技术的上音歌剧院在上海首次揭开面纱。 新华社发
-
无相关信息
和合承德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承德日报”、“来源:承德晚报”、“来源:和合承德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承德日报社和和合承德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和合承德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承德日报”、“来源:承德晚报”、“来源:和合承德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的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和合承德网联系。